“六十五年無事客”的出處是哪里
“六十五年無事客”全詩
《首尾吟》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服老時。
簡尺每稱林下士,過從或著道家衣。
須將賢杰同星漢,直把身心比鹿麋。
六十五年無事客,堯夫非是愛吟詩。
《首尾吟》邵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首尾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邵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堯夫非是愛吟詩,
詩是堯夫服老時。
簡尺每稱林下士,
過從或著道家衣。
須將賢杰同星漢,
直把身心比鹿麋。
六十五年無事客,
堯夫非是愛吟詩。
這首詩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首尾吟》描述了詩人邵雍自述,他并不是因為喜歡吟詠詩歌才寫詩,而是在他年老時,詩歌成為他的精神寄托和心靈的撫慰。詩人以自己為例,表達了對文人雅士的理解和認同。
首兩句表明堯夫(指自己)并不是因為熱愛吟詠詩歌而寫詩,而是在年邁時詩歌成為他的依賴和慰藉。接下來的兩句中,簡尺是指他的朋友,稱他們為\"林下士\",即隱居山林的士人。有時他們會穿著道家的衣服,表明他們追求簡樸自然的生活方式。
下一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夠與賢杰(指有才德之士)一起被視為星漢中的明星,以體現自己的價值和才華。接著,詩人直接將自己的身心與鹿麋進行比擬,暗示自己保持了淡泊和超然的心境,追求內心的自由自在。
最后兩句中,詩人表明自己已經度過了六十五年的平凡無事之年,這些年里他并不是因為熱愛吟詠詩歌才寫詩,而是通過寫詩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和舒展。
整首詩表達了邵雍對自己詩歌創作的動機的反思和解釋,他并不是出于熱愛才寫詩,而是在年老時找到了詩歌作為精神寄托的價值和意義。詩中運用了自然的比喻和道家的思想,表達了作者追求內心寧靜和自由的情感。這首詩既是對自身詩歌創作的自省,也是對文人士人生活態度和追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