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難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意思
世間難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意思是:世間很難有讓你兩全其美的辦法,既不辜負如來,又不辜負她。原詩為: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出自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之手,作為六世達賴,是不可以有愛情的,但他卻愛上了一個女孩,才會有這樣的感慨,這里面,如來指的是佛法,卿指的是他愛的女孩。
1、對于他的身份而言,如果對于自己的情人動了情就是辜負了如來,可若不動情就是辜負了情人的心以及自己和情人的愛情。
2、全詩如下:美人不是母胎生, 應是桃花樹長成,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3、靜時修止動修觀, 歷歷情人掛目前,若將此心以學道, 即生成佛有何難?結盡同心締盡緣, 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 玉樹臨風一少年。
4、不觀生滅與無常, 但逐輪回向死亡,絕頂聰明矜世智, 嘆他于此總茫茫。
5、山頭野馬性難馴, 機陷猶堪制彼身,自嘆神通空具足, 不能調伏枕邊人。
6、欲倚綠窗伴卿卿, 頗悔今生誤道行。
7、有心持缽叢林去, 又負美人一片情。
8、靜坐修觀法眼開, 祈求三寶降靈臺,觀中諸圣何曾見? 不請情人卻自來。
9、入山投謁得道僧, 求教上師說因明。
10、爭奈相思無拘檢, 意馬心猿到卿卿。
11、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12、也有人說原詩是:自慚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誤傾城。
13、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14、倉央嘉措1683年生于藏南門隅地區宇松地方的一戶世代信奉寧瑪派佛教(紅教)的農民家庭。
15、1697年,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當時他已經15歲。
16、這是西藏歷史上罕見的15歲才被人尋訪到的靈童。
17、其中重要原因是當時的第巴桑結嘉措為了能繼續執掌政權,在五世達賴圓寂后密不發喪長達15年,致使尋訪靈童的工作不能開展,當倉央嘉措被迎進布達拉宮的時候已然是一個15歲情竇初開的少年,一下子讓他生活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自然是難以接受的。
18、1697年10月,倉央嘉措在拉薩布達拉宮舉行坐床典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19、在此之前,紅教教規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
20、而達賴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侶結婚成家、接近婦女。
21、已經成年的倉央嘉措難以接受這種清規戒律,遂經常夜晚偷偷溜出布達拉宮去尋找俗世的快樂。
22、于是白天,他是布達拉深宮供萬眾仰慕供奉的活佛,但他晚上又化身翩翩佳公子,游戲人間。
23、他年紀輕輕就被卷入到險惡的政治斗爭最中心,傳說風華正茂時,20幾歲上就逝于青海湖。
24、對于倉央嘉措最后的結局,也有很多謎一樣的傳說。
25、史書上說他是在被奉旨解送\"北京途中,行至青海湖濱時去世,時年24歲。
26、可又有很多人傳說他是舍棄名位、決然遁去,后來周游了很多地方、四川、內蒙、西藏諸地,甚至遠至印度和尼泊爾等地,后來在阿拉善去世。
27、這后一種結局并不讓人驚訝--倉央嘉措是門巴人--而門巴這個民族,正是一個浪漫在路上的民族,幾百年前他們從不丹遷移而來,這個民族一直走在路上,全身流淌的滿是自由自在、熱愛自然遼闊、熱愛浪漫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