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自指點客星明”的出處是哪里
“剛自指點客星明”出自宋代張嗣初的《水調歌頭》。
“剛自指點客星明”全詩
《水調歌頭》
宋代 張嗣初
名節本來重,軒冕亦何輕。
人間兒戲,剛自指點客星明。
黃屋龍旂九仞,蒼石漁絲千尺,誰辱又誰榮。
會得儻來意,方識古交情。
想當時,奇男子,漢真人。
龍潛豹隱,胸中同是一經綸。
公辦中興事業,我向滄浪學釣,各自寄吾真。
誰信往來客,千古誦清名。
《水調歌頭》張嗣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調歌頭
名節本來重,軒冕亦何輕。
人間兒戲,剛自指點客星明。
黃屋龍旂九仞,蒼石漁絲千尺,誰辱又誰榮。
會得儻來意,方識古交情。
想當時,奇男子,漢真人。
龍潛豹隱,胸中同是一經綸。
公辦中興事業,我向滄浪學釣,各自寄吾真。
誰信往來客,千古誦清名。
中文譯文:
名節本來重,皇家的尊嚴又何等輕賤。
人間世俗,剛剛也擺弄著客星指導。
黃屋的龍旗高有九丈,蒼石漁線長有千尺,是誰受辱又是誰得榮?
經歷過的交情,才會懂得真正的友誼。
想當年,美男子,這儼然是個漢真人。
龍潛豹隱,他們心中同樣懷揣著同樣的大志。
為了公辦中興事業,我追隨滄浪學習釣魚,各自寄予心中真誠。
誰會相信來往的客人,千古傳誦著崇高的名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筆觸展現了宋代時期名節的重要性和皇家的輕薄態度。作者認為名節是非常寶貴而重要的,但皇室尊嚴卻很容易被輕視。人們在世間像是在演戲一般,卻自以為是得到了宇宙之間的指點。黃屋的龍旗高垂九丈,蒼石的漁線長有千尺,是誰遭受了羞辱,卻又是誰得到了榮耀?只有經歷過種種交往,才會真正懂得古代的交情。作者想起過去的歲月,稱呼自己為奇男子,漢真人一般。無論是龍潛豹隱,胸懷中都懷揣著同樣的思想。為了公辦中興事業,我追隨滄浪學習釣魚,各自寄予心中真誠。有誰會相信往來的客人,仍舊能被千古傳頌著卓越的名聲?
這首詩反映了作者對于名節的重視和對于皇家尊嚴的憤慨。作者認為名節是無形的財富,而皇室卻對此毫不重視,只玩弄權謀、利益。詩中提到的黃屋龍旗、蒼石漁絲等都是象征著皇家尊嚴和權力的象征,但它們都成了被玩弄的玩具。作者自述過去的經歷,表達了對友情和真誠的堅守。最后一句\"誰信往來客,千古誦清名\"表達了對友邦交流的懷疑,亦可理解為只有真正了解歷史的人才會認可卓越的名聲,才能被千古所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