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蛟吐氣成江云”的出處是哪里
“老蛟吐氣成江云”出自宋代釋文珦的《風雨》。
“老蛟吐氣成江云”全詩
《風雨》
宋代 釋文珦
晚來江上天不分,老蛟吐氣成江云。
夜半大風飄屋瓦,頃刻檐間雨如瀉。
柴門緊閉不敢開,漸聞水聲到床下,開門處處聞啼號,盡說浪頭三尺高。
室廬漂蕩無處所,妻孥大半隨波濤。
江市一時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歷盡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風雨調,無復破塊與鳴條。
《風雨》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風雨》
作者:釋文珦(宋代)
晚來江上天不分,
老蛟吐氣成江云。
夜半大風飄屋瓦,
頃刻檐間雨如瀉。
柴門緊閉不敢開,
漸聞水聲到床下,
開門處處聞啼號,
盡說浪頭三尺高。
室廬漂蕩無處所,
妻孥大半隨波濤。
江市一時為沮洳,
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
歷盡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風雨調,
無復破塊與鳴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上風雨交加的景象,以及由此帶來的困境和決心。詩中的風雨象征著人生的艱難和磨礪,通過具體的描寫,表達了作者面對逆境時的堅定與勇敢。
詩的開頭,晚上來臨時,天空和江面的界限模糊不清,仿佛是江上的老蛟噴出的氣息形成了滾滾的江云,給人一種神秘而兇險的感覺。接著,夜半時分,大風吹拂著,屋瓦飄搖,檐間的雨水如瀉一般傾瀉而下,形容了狂風暴雨的猛烈和威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柴門緊閉,不敢打開,但漸漸地能聽到水聲傳到床下,門外處處可以聽到人們的哭號聲,形容了風浪的兇猛和人們陷入困境的無奈和焦慮。浪頭高達三尺,形容著風浪的洶涌和恐怖。
在這樣的情況下,室廬漂浮無處停歇,妻子和孩子大部分都被波濤卷走,江市一時成為困頓之地,作者只得匆忙打包行囊,決定離開這里,逃入山中。但是,通往山中的道路被洪水淹沒,歷盡艱險,西山上有豺虎出沒,形勢危險。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愿,希望從此風雨調和,不再有破塊和破損的事物,不再有哀鳴和悲嘆的聲音。
整首詩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風雨交加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動人的語言,傳達了作者面對逆境時的勇敢與決心,以及對幸福安寧的向往。同時,詩中所描繪的自然景觀也折射出人生的坎坷和不易,以及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