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ckwqe"></menu>
  • <optgroup id="ckwqe"><code id="ckwqe"></code></optgroup>
    <xmp id="ckwqe"><nav id="ckwqe"></nav>
  • <dd id="ckwqe"></dd>
    <menu id="ckwqe"><menu id="ckwqe"></menu></menu>
  • <nav id="ckwqe"><optgroup id="ckwqe"></optgroup></nav>
    <menu id="ckwqe"><strong id="ckwqe"></strong></menu><menu id="ckwqe"><code id="ckwqe"></code></menu>
  • <menu id="ckwqe"><menu id="ckwqe"></menu></menu>
  • <xmp id="ckwqe">
  • > 文章列表 > “術兼詹公”的出處是哪里

    “術兼詹公”的出處是哪里

    “術兼詹公”的出處是哪里

    “術兼詹公”出自魏晉左思的《三都賦》。

    “術兼詹公”全詩

    《三都賦》

    魏晉 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

    先王采焉,以觀土風。

    見“綠竹猗猗”于宜,則知衛地淇澳之產;見“在其版屋”,則知秦野西戎之宅。

    故能居然而辨八方。

    然相如賦上林而引“盧橘夏熟”,楊雄賦甘泉而陳“玉樹青蔥”,班固賦西都而嘆以出比目,張衡賦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假稱珍怪,以為潤色,若斯之類,匪啻于茲。

    考之果木,則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則出非其所。

    于辭則易為藻飾,于義則虛而無徵。

    且夫玉卮無當,雖寶非用;侈言無驗,雖麗非經。

    而論者莫不詆訐其研精,作者大氐舉為憲章。

    積習生常,有自來矣。

    余既思摹二京而賦三都,其山川城邑則稽之地圖,其鳥獸草木則驗之方志。

    風謠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長者,莫非其舊。

    何則?發言為詩者,詠其所志也;美物者貴依其本,贊事者宜本其實。

    匪本匪實,覽者奚信?且夫任土作貢,虞書所著;辯物居方,周易所慎。

    聊舉其一隅,攝其體統,歸諸詁訓焉。

    魏都賦

    魏國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誥曰:“異乎交益之士,蓋音有楚夏者,土風之乖也;情有險易者,習俗之殊也。

    雖則生常,固非自得之謂也。

    昔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

    聊為吾子復玩德音,以釋二客競于辯囿者也。

    夫泰極剖判,造化權輿。

    體兼晝夜,理包清濁。

    而為江海,結而為山岳。

    列宿分其野,荒裔帶其隅。

    巖岡潭淵,限蠻隔夷,峻危之竅也。

    蠻陬夷落,譯導而通,鳥獸之氓也。

    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為喉,不以邊垂為襟也。

    長世字甿者,以道德為藩,不以襲險為屏也。

    而子大夫之賢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麗皇極。

    思稟正朔,樂率貢職。

    而徒務於詭隨匪人,宴安於絕域。

    榮其文身,驕其險棘。

    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逾侈。

    飾華離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

    非醇粹之方壯,謀踳駁於王義。

    孰愈尋靡{艸汧}於中逵,造沐猴於棘刺。

    劍閣雖嶚(嶚 一作:險)

    ,憑之者蹶,非所以深根固蒂也。

    洞庭雖濬,負之者北,非所以愛人治國也。

    彼桑榆之末光,逾長庚之初輝。

    況河冀之爽塏,與江介之湫湄。

    故將語子以神州之略,赤縣之畿。

    魏都之卓犖,六合之樞機。

    于時運距陽九,漢網絕維。

    奸回內赑,兵纏紫微。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變為煨燼,故荊棘旅庭也。

    殷殷寰內,繩繩八區,鋒鏑縱橫,化為戰場,故麋鹿寓城也。

    伊洛榛曠,崤函荒蕪。

    臨菑牢落,鄢郢丘墟。

    而是有魏開國之日,締構之初。

    萬邑譬焉,亦獨焠麋之與子都。

    培塿之與方壺也。

    且魏地者,畢昴之所應,虞夏之馀人。

    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遺塵。

    考之四隈,則八埏之中;測之寒暑,則霜露所均。

    卜偃前識而賞其隆,吳札聽歌而美其風。

    雖則衰世,而盛德形於管弦;雖逾千祀,而懷舊蘊於遐年。

    爾其疆域,則旁極齊秦,結湊冀道。

    開胸殷衛,跨躡燕趙。

    山林幽岟,川澤回繚。

    恒碣碪?於青霄,河汾浩涆而皓溔。

    南瞻淇澳,則綠竹純茂;北臨漳滏,則冬夏異沼。

    神鉦迢遞於高巒,靈響時驚於四表。

    溫泉毖涌而自浪,華清蕩邪而難老。

    墨井鹽池,玄滋素液。

    厥田惟中,厥壤惟白。

    原隰畇畇,墳衍斥斥。

    或嵬罍而衤復陸,或黋朗而拓落。

    乾坤交泰而絪缊,嘉祥徽顯而豫作。

    是以兆朕振古,萌柢疇昔。

    藏氣讖緯,閟象竹帛。

    迥時世而淵默,應期運而光赫。

    暨圣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

    爰初自臻,言占其良。

    謀龜謀筮,亦既允臧。

    修其郛郭,繕其城隍。

    經始之制,牢籠百田。

    畫雍豫之居,寫八都之宇。

    鑒茅茨於陶唐,察卑宮於夏禹。

    古公草創,而高門有閌;宣王中興,而筑室百堵。

    兼圣哲之軌,并文質之狀。

    商豐約而折中,準當年而為量。

    思重爻,摹大壯。

    覽荀卿,采蕭相。

    拱木於林衡,授全模於梓匠。

    遐邇悅豫而子來,工徒擬議而騁巧。

    闡鉤繩之筌緒,承二分之正要。

    揆日晷,考星耀。

    建社稷,作清廟。

    筑曾宮以回匝,比岡隒而無陂。

    造文昌之廣殿,極棟宇之弘規。

    崶若崇山嚬起以崔嵬,髧若玄云舒蜺以高垂。

    瑰材巨世,參差。

    枌橑衤復結,欒櫨疊施。

    丹梁虹申以并亙,朱桷森布而支離。

    綺井列疏以懸蒂,華蓮重葩而倒披。

    齊龍首而涌霤,時梗概於滮池。

    旅楹閑列,暉鑒抰振。

    榱題黮,階盾嶙峋。

    長庭砥平,鍾虡夾陳。

    風無纖埃,雨無微津。

    巖巖北闕,南端逌遵。

    竦峭雙碣,方駕比輪。

    西辟延秋,東啟長春。

    用覲群后,觀享頤賓。

    左則中朝有赩,聽政作寢。

    匪樸匪,去泰去甚。

    木無雕鎪,土無綈錦。

    玄化所甄,國風所稟。

    於前則宣明顯陽,順德崇禮。

    重闈洞出,鏘鏘濟濟。

    珍樹猗猗,奇卉萋萋。

    蕙風如薰,甘露如醴。

    禁臺省中,連闥對廊。

    直事所繇,典刑所藏。

    藹藹列侍,金蜩齊光。

    詰朝陪幄,納言有章。

    亞以柱後,執法內侍。

    符節謁者,典璽儲吏。

    膳夫有官,藥劑有司。

    肴醳順時,腠理則治。

    於後則椒鶴文石,永巷壸術。

    楸梓木蘭,次舍甲乙。

    西南其戶,成之匪日。

    丹青煥炳,特有溫室。

    儀形宇宙,歷像賢圣。

    圖以百瑞,綷以藻詠。

    芒芒終古,此焉則鏡。

    有虞作繪,茲亦等競。

    右則疏圃曲池,下畹高堂。

    蘭渚莓莓,石瀨湯湯。

    弱葼系實,輕葉振芳。

    奔龜躍魚,有祭呂梁。

    馳道周屈於果下,延閣胤宇以經營。

    飛陛方輦而徑西,三臺列峙以崢嶸。

    亢陽臺於陰基,擬華山之削成。

    上累棟而重霤,下冰室而沍冥。

    周軒中天,丹墀臨猋。

    增構瓘瓘,清塵彯彯。

    云雀踶甍而矯首,壯翼摛鏤於青霄。

    雷雨窈冥而未半,皦日籠光於綺寮。

    習步頓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遙。

    八極可圍於寸眸,萬物可齊於一朝。

    長涂牟首,豪徼互經。

    晷漏肅唱,明宵有程。

    附以蘭锜,宿以禁兵。

    司衛閑邪,鉤陳罔驚。

    於是崇墉濬洫,嬰堞帶涘。

    四門,隆廈重起。

    憑太清以混成,越埃壒而資始。

    藐藐標危,亭亭峻趾。

    臨焦原而不怳,誰勁捷而無犭思?與岡岑而永固,非有期乎世祀。

    陽靈停曜於其表,陰祇蒙霧於其里。

    菀以玄武,陪以幽林。

    繚垣開囿,觀宇相臨。

    碩果灌叢,圍木竦尋。

    篁筱懷風,蒲陶結陰。

    回淵漼,積水深。

    蒹葭,雚蒻森。

    丹藕凌波而的皪,綠芰泛濤而浸潭。

    羽翮頡頏,鱗介浮沈。

    棲者擇木,雊者擇音。

    若咆渤澥與姑馀,常鳴鶴而在陰。

    表清籞,勒虞箴。

    思國恤,忘從禽。

    樵蘇往而無忌,即鹿縱而匪禁。

    腜腜坰野,奕奕菑畝。

    甘荼伊蠢,芒種斯阜。

    西門溉其前,史起灌其後。

    墱流十二,同源異口。

    畜為屯云,泄為行雨。

    水澍粳稌,陸蒔稷黍。

    黝黝桑柘,油油麻纻。

    均田畫疇,蕃廬錯列姜芋充茂,桃李蔭翳家安其所,而服美自悅。

    邑屋相望,而隔逾奕世。

    內則街沖輻輳,朱闕結隅。

    石杠飛梁,出控漳渠。

    疏通溝以濱路,羅青槐以蔭涂。

    比滄浪而可濯,方步朓而有逾。

    習習冠蓋,莘莘蒸徒。

    斑白不提,行旅讓衢。

    設官分職,營處署居。

    夾之以府寺,班之以里閭。

    其府寺則位副三事,官逾六卿。

    奉常之號,大理之名。

    廈屋一揆,華屏齊榮。

    肅肅階,重門再扃。

    師尹爰止。

    毗代作楨。

    其閭閻則長壽吉陽,永平思忠。

    亦有戚里,寘宮之東。

    闬出長者,巷苞諸公。

    都護之堂,殿居綺窗。

    輿騎朝猥,蹀危攵其中。

    營客館以周坊,賓侶之所集。

    瑋豐樓之闬閎,起建安而首立。

    葺墻冪室,房廡雜襲。

    剞劂罔掇,匠積習。

    廣成之傳無以疇,街之邸不能及。

    廓三市而開廛,籍平逵而九達。

    班列肆以兼羅,設阛阓以襟帶。

    濟有無之常偏,距日中而畢會。

    抗旗亭之峣薛,侈所之博大。

    百隧轂擊,連軫萬貫,憑軾捶馬,袖幕紛半。

    壹八方而混同,極風采之異觀。

    質劑平而交易,刀布貿而無算。

    財以工化,賄以商通。

    難得之貨,此則弗容。

    器周用而長務,物背窳而就攻。

    不鬻邪而豫賈,著馴風之醇醲。

    白藏之藏,富有無堤。

    同賑大內,控引世資,賨幏積墆,琛幣充牣。

    關石之所和鈞,財賦之所厎慎。

    燕弧盈庫而委勁,冀馬填廄而駔駿。

    至乎勍敵糾紛,庶土罔寧。

    圣武興言,將曜威靈。

    介胄重襲,旍旗躍莖。

    弓珧解檠,矛鋋飄英。

    三屬之甲,縵胡之纓。

    控弦簡發,妙擬更嬴。

    齊被練而銛戈,襲偏裻以讠貴列。

    畢出征而中律,執奇正以四伐。

    碩畫精通,目無匪制。

    推鋒積紀,铓氣彌銳。

    三接三捷,既晝亦月。

    克翦方命,吞滅咆烋。

    云撤叛換,席卷虔劉。

    祲威八纮,荒阻率由。

    洗兵海島,刷馬江洲。

    振旅甸甸,反旆悠悠。

    凱歸同飲,疏爵普疇。

    朝無刓印,國無費留。

    喪亂既弭而能宴,武人歸獸而去戰。

    蕭斧戢柯以柙刃,虹旍攝麾以就卷。

    斟洪范,酌典憲。

    觀所恒,通其變。

    上垂拱而司契,下緣督而自勸。

    道來斯貴,利往則賤。

    囹圄寂寥,京庾流衍。

    於時東鳀即序,西傾順軌。

    荊南懷憓,朔北思韙。

    綿綿迥涂,驟山驟水。

    襁負贐贄,重譯貢篚。

    髽首之豪,鐻耳之杰。

    服其荒服。

    斂衽魏闕。

    置酒文昌,高張宿設。

    其夜未遽,庭燎晢々。

    有客祁祁,載華載裔。

    岌岌冠縰,累累辮發。

    清酤如濟,濁醪如河。

    凍醴流澌,溫酎躍波。

    豐肴衍衍,行庖皤皤。

    愔愔醧宴,酣湑無嘩延廣樂,奏九成。

    冠韶夏,冒六莖。

    傮響起,疑震霆。

    天宇駭,地廬驚。

    億若大帝之所興作,二嬴之所曾聆。

    金石絲竹之恒韻,匏土革木之常調。

    干戚羽旄之飾好,清謳微吟之要妙。

    世業之所日用,耳目之所聞覺。

    雜糅紛錯,兼該泛博。

    鞮鞻所掌之音,韎昧任禁之曲。

    以娛四夷之君,以睦八荒之俗。

    既苗既狩,爰游爰豫。

    藉田以禮動,大閱以義舉。

    備法駕,理秋御。

    顯文武之壯觀,邁梁騶之所著。

    林不槎枿,澤不伐夭。

    斧斨以時,罾以道。

    德連木理,仁挺芝草。

    皓獸為之育藪,丹魚為之生沼。

    矞云翔龍,澤馬亍阜。

    山圖其石,川形其寶。

    莫黑匪烏,三趾而來儀。

    莫赤匪狐,九尾而自擾。

    嘉穎離合以湯湯,醴泉涌流而浩浩。

    顯禎祥以曲成,固觸物而兼造。

    蓋亦明靈之所酬酢,休徵之所偉兆。

    旼々率土,遷善罔匱。

    沐浴福應,宅心醰粹。

    馀糧棲畝而弗收,頌聲載路而洋溢。

    河洛開奧,符命用出。

    翩翩黃鳥,銜書來訊人謀所尊,鬼謀所秩。

    劉宗委馭,巽其神器。

    闚玉策於金縢,案圖於石室。

    考歷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量寸旬,涓吉日。

    陟中壇,即帝位。

    改正朔,易服色。

    繼絕世,脩廢職。

    徽幟以變,器械以革。

    顯仁翌明,藏用玄默。

    菲言厚行,陶化染學。

    讎校篆籀,篇章畢覿。

    優賢著於揚歷,匪孽形於親戚。

    本枝別干,蕃屏皇家。

    勇若任城,才若東阿。

    抗旍則威噞秋霜,摛翰則華縱春葩。

    英喆雄豪,佐命帝室。

    相兼二八,將猛四七。

    赫赫震震,開務有謐。

    故令斯民睹泰階之平,可比屋而為一。

    算祀有紀,天祿有終。

    傳業禪祚,高謝萬邦。

    皇恩綽矣,帝德沖矣。

    讓其天下,臣至公矣。

    榮操行之獨得,超百王之庸庸。

    追亙卷領與結繩,睠留重華而比蹤。

    尊盧赫胥,羲農有熊。

    雖自以為道,洪化以為隆。

    世篤玄同,奚遽不能與之踵武而齊其風?是故料其建國,析其法度。

    諮其考室,議其舉厝。

    復之而無斁,申之而有裕。

    非疏糲之士所能精,非鄙俚之言所能具。

    “至於山川之倬詭,物產之魁殊。

    或名奇而見稱,或實異而可書。

    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

    其中則有鴛鴦交谷,虎澗龍山。

    掘鯉之淀,蓋節之淵。

    嬛嬛精衛,銜木償怨。

    常山平干,鉅鹿河間。

    列真非一,往往出焉。

    昌容練色,犢配眉連。

    玄俗無影,木羽偶仙。

    琴高沈水而不濡,時乘赤鯉而周旋。

    師門使火以驗術,故將去而林燔。

    易陽壯容,衛之稚質。

    邯鄲鵕步,趙之鳴瑟。

    真定之梨,故安之栗。

    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淇洹之筍,信都之棗。

    雍丘之粱,清流之稻。

    錦繡襄邑,羅綺朝歌。

    綿纊房子,縑裛清河。

    若此之屬,繁富夥夠。

    可單究,是以抑而未罄也。

    蓋比物以錯辭,述清都之閑麗。

    雖選言以簡章,徒九復而遺旨。

    覽大易與春秋,判殊隱而一致。

    末上林之隤墻,本前脩以作系。

    其軍容弗犯,信其果毅。

    糾華綏戎,以戴公室。

    元勛配管敬之績,歌鍾析邦君之肆。

    則魏絳之賢有令聞也。

    閑居隘巷,室邇心遐。

    富仁寵義,職競弗羅。

    千乘為之軾廬,諸侯為之止戈。

    則干木之德自解紛也。

    貴非吾尊,重士逾山。

    親御監門,嗛嗛同軒。

    搦秦起趙。

    威振八蕃。

    則信陵之名若蘭芬也。

    英辯榮枯,能濟其厄。

    位加將相,窒隙之策。

    四海齊鋒,一口所敵,張儀、張祿亦足云也。

    搉惟庸蜀與鴝鵲同窠,句吳與黽同穴。

    一自以為禽鳥,一自以為魚鱉。

    山阜猥積而踦區,泉流迸集而咉咽。

    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蕪穢。

    窮岫泄云,日月恒翳。

    宅土熇暑,封疆障癘。

    蔡莽螫剌,昆蟲毒噬。

    漢罪流御,秦馀徙。

    宵貌蕞陋,稟質脆。

    巷無杼首,里罕耆耋。

    或魋髻而左言,或鏤膚而鉆發。

    或明發而嬥歌,或浮泳而卒歲。

    風俗以果為婳,人物以戕害為藝。

    威儀所不攝,憲章所不綴。

    由重山之束厄,因長川之裾勢。

    距遠關以闚,時高樔而陛制。

    薄戍綿冪,無異蛛蝥之網;弱卒瑣甲,無異螳螂之衛。

    與先世而常然,雖信險而剿絕。

    揆既往之前跡,即將來之後轍。

    成都迄已傾覆,建鄴則亦顛沛。

    顧非累卵於疊釭,焉至觀形而懷怛!權假日以馀榮,比朝華而菴藹。

    覽麥秀與黍離,可作謠於吳會。

    先生之言未卒,吳蜀二客,矍焉相顧,倏焉失所。

    有靦瞢容,神形茹。

    氣離坐,倏墨而謝。

    曰:“仆黨清狂,怵迫閩濮。

    習蓼蟲之忘辛,玩進退之惟谷。

    非常寐而無覺,不睹皇輿之軌躅。

    過以亻凡剽之單慧,歷執古之醇聽。

    兼重以崒繆,偭辰光而罔定。

    先生玄識,深頌靡測。

    得聞上德之至盛,匪同憂於有圣。

    抑若春霆發響,而驚蟄飛競。

    潛龍浮景,而幽泉高鏡。

    雖星有風雨之好,人有異同之性。

    庶覿蔀家與剝廬,非蘇世而居正。

    且夫寒谷豐黍,吹律暖之也。

    昬情爽曙,箴規顯之也。

    雖明珠兼寸,尺璧有盈。

    曜車二六,三傾五城,未若申錫典章之為遠也。

    ”亮曰:“日不雙麗,世不兩帝。

    天經地緯,理有大歸。

    安得齊給守其小辯也。

    ”吳都賦

    東吳王孫囅然而咍,曰:“夫上圖景宿,辨於天文者也。

    下料物土,析於地理者也。

    古先帝代,曾覽八纮之洪緒。

    一六合而光宅,翔集遐宇。

    鳥策篆素,玉牒石記。

    烏聞梁岷有陟方之館、行宮之基歟?而吾子言蜀都之富,禺同之有。

    瑋其區域,美其林藪。

    矜巴漢之阻,則以為襲險之右。

    徇蹲鴟之沃,則以為世濟陽九。

    齷齪而算,顧亦曲士之所嘆也。

    旁魄而論都,抑非大人之壯觀也。

    何則?土壤不足以攝生,山川不足以周衛。

    公孫國之而破,諸葛家之而滅。

    茲乃喪亂之丘墟,顛覆之軌轍。

    安可以儷王公而著風烈也?玩其磧礫而不窺玉淵者,未知驪龍之所蟠也。

    習其弊邑而不睹上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子獨未聞大吳之巨麗乎?且有吳之開國也,造自太伯,宣於延陵。

    蓋端委之所彰,高節之所興。

    建至德以創洪業,世無得而顯稱。

    由克讓以立風俗,輕脫鵕於千乘。

    若率土而論都,則非列國之所觖望也。

    故其經略,上當星紀。

    拓土畫疆,卓犖兼并。

    包括干越,跨躡蠻荊。

    婺女寄其曜,翼軫寓其精。

    指衡岳以鎮野,目龍川而帶坰。

    “爾其山澤,則嵬嶷峣屼,?嬰冥郁岪。

    潰渱泮汗,滇氵眄淼漫。

    或涌川而開瀆,或吞江而納漢。

    磈々,滮々涆々。

    ?欽碒乎數州之間,灌注乎天下之半。

    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控清引濁,混濤并瀨。

    濆薄沸騰,寂寥長邁。

    濞焉洶洶,隱焉潏潏。

    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

    經扶桑之中林,包湯谷之滂沛。

    潮波汨起,回復萬里。

    歊霧漨浡,云蒸昏昧。

    泓澄?#91;,澒溶沆漾。

    莫測其深,莫究其廣。

    澶湉漠而無涯,牜怱有流而為長。

    朅異之所叢育,鱗甲之所集往。

    “於是乎長鯨吞航,修鯢吐浪。

    躍龍騰蛇,鮫鯔琵琶。

    王鮪鯸鮐,鮣龜鱕?昔。

    烏賊擁劍,鼊鯖鱷。

    涵泳乎其中。

    葺鱗鏤甲,詭類舛錯。

    溯洄順流,噞喁沈浮。

    鳥則鹍雞鸀鳿,鹴鵠鷺鴻。

    鶢鶋避風,候雁造江。

    鸂敕?鷛渠?,鶴鹙鸧。

    鸛鷗鹢鸕,氾濫乎其上。

    湛淡羽儀,隨波參差。

    理翮整翰,容與自玩。

    雕啄蔓藻,刷蕩漪瀾。

    魚鳥聱耴,萬物蠢生。

    芒芒黖々,慌罔奄欻,神化翕忽,函幽育明。

    窮性極形,盈虛自然。

    蚌蛤珠胎,與月虧全。

    巨鰲赑屃,首冠靈山。

    大鵬繽翻,翼若垂天。

    振蕩汪流,雷抃重淵。

    殷動宇宙,胡可勝原!

    “島嶼綿邈,洲渚馮隆。

    曠瞻迢遞,迥眺冥蒙。

    珍怪麗,奇隙充。

    徑路絕,風云通。

    洪桃屈盤,丹桂灌叢。

    瓊枝抗莖而敷蕊,珊瑚幽茂而玲瓏。

    增岡重阻,列真之宇。

    玉堂對溜,石室相距。

    藹藹翠幄,?弱?弱素女。

    江斐於是往來,海童於是宴語。

    斯實神妙之響象,嗟難得而覙縷!

    “爾乃地勢坱圠,卉木镺蔓。

    遭藪為圃,值林為苑。

    異荂蓲,夏曄冬蒨。

    方志所辨,中州所羨。

    草則藿蒳豆蔻,姜匯非一。

    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綸組紫絳,食葛香茅。

    石帆水松,東風扶留。

    布濩皋澤,蟬聯陵丘。

    夤緣山岳之岊,冪歷江海之流。

    扤白蒂,銜朱蕤。

    郁兮?茂,曄兮菲菲。

    光色炫晃,芬馥肸蚃。

    職貢納其包匭,離騷詠其宿莽。

    木則楓柙櫲樟,栟櫚枸桹。

    綿杬杶櫨,文欀楨橿。

    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楠榴之木,相思之樹。

    宗生高岡,族茂幽阜。

    擢本千尋,垂蔭萬畝。

    攢柯挐莖,重葩殗葉。

    輪囷蚪蟠,鱗接。

    榮色雜糅,綢繆縟繡。

    宵露霮感,旭日晻孛。

    與風飖飏,瀏颼飗。

    鳴條律暢,飛音響亮。

    蓋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其上則猿父哀吟,犭軍子長嘯。

    狖鼯猓然,騰趠飛超。

    爭接縣垂,競游遠枝。

    驚透沸亂,牢落翚散。

    其下則有梟羊麡狼,猰?犭區象。

    烏菟之族,犀兕之黨。

    鉤爪鋸牙,自成鋒穎。

    精若燿星,聲若云霆。

    名載於山經,形鏤於夏鼎。

    “其竹則筼筜箖箊,桂箭射筒。

    柚梧有篁,篻簩有叢。

    苞筍抽節,往往縈結。

    綠葉翠莖,冒霜停雪。

    橚矗森萃,蓊茸蕭瑟。

    檀欒蟬蜎,玉潤碧鮮。

    梢云無以逾,嶰谷弗能連。

    鸑鷟食其實,鹓雛擾其間。

    其果則丹橘馀甘,荔枝之林。

    檳榔無柯,椰葉無陰。

    龍眼橄欖,榴御霜。

    結根比景之陰,列挺衡山之陽。

    素華斐,丹秀芳。

    臨青壁,系紫房。

    鷓鴣南翥而中留,孔雀綷羽以翱翔。

    山雞歸飛而來棲,翡翠列巢以重行。

    其琛賂則琨瑤之阜,銅鍇之垠。

    火齊之寶,駭雞之珍。

    赪丹明璣,金華銀樸。

    紫貝流黃,縹碧素玉。

    隱賑崴,雜插幽屏。

    精曜潛穎,硩陊山谷。

    碕岸為之不枯,林木為之潤黷。

    隋侯於是鄙其夜光,宋王於是陋其結綠。

    “其荒陬譎詭,則有龍穴內蒸,云雨所儲。

    陵鯉若獸,浮石若桴。

    雙則比目,片則王馀。

    窮陸飲木,極沈水居。

    泉室潛織而卷綃,淵客慷慨而泣珠。

    開北戶以向日,齊南冥於幽都。

    其四野,則畛畷無數,膏腴兼倍。

    原隰殊品,窊隆異等。

    象耕鳥耘,此之自與。

    穱秀菰穗,於是乎在。

    煮海為鹽,采山鑄錢。

    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綿。

    “徒觀其郊隧之內奧,都邑之綱紀。

    霸王之所根柢,開國之所基趾。

    郛郭周匝,重城結隅。

    通門二八,水道陸衢。

    所以經始,用累千祀。

    憲紫宮以營室,廓廣庭之漫漫。

    寒暑隔閡於邃宇,虹霓回帶於云館。

    所以跨跱煥炳萬里也。

    造姑蘇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帶朝夕之浚池,佩長洲之茂苑。

    窺東山之府,則環寶溢目;海陵之倉,則紅粟流衍。

    起寢廟於武昌,作離宮於建業。

    闡闔閭之所營,采夫差之遺法。

    抗神龍之華殿,施榮楯而捷獵。

    崇臨海之崔巍,飾赤烏之韡曄。

    東西膠葛,南北崢嶸。

    房櫳對櫎,連閣相經。

    閽闥譎詭,異出奇名。

    左稱彎碕,右號臨硎。

    雕欒鏤楶,青瑣丹楹。

    圖以云氣,畫以仙靈。

    雖茲宅之夸麗,曾未足以少寧。

    思比屋於傾宮,畢結瑤而構瓊。

    高闈有閌,洞門方軌。

    朱闕雙立,馳道如砥。

    樹以青槐,亙以綠水。

    玄蔭眈眈,清流亹亹。

    列寺七里,俠棟陽路。

    屯營櫛比,解署釭布。

    橫塘查下,邑屋隆夸。

    長干延屬,飛甍舛互。

    “其居則高門鼎貴,魁岸豪杰。

    虞魏之昆,顧陸之裔。

    歧嶷繼體,老成弈世。

    躍馬疊跡,朱輪累轍。

    陳兵而歸,蘭锜內設。

    冠蓋云蔭,閭閻闐噎。

    其鄰則有任俠之靡,輕訬之客。

    締交翩翩,亻寶從弈弈。

    出躡珠履,動以千百。

    里宴巷飲,飛觴舉白。

    翹關扛鼎。

    拚射壺博。

    鄱陽暴謔,中酒而作。

    “於是樂只衎而歡飫無匱,都輦殷而四奧來暨。

    水浮陸行,方舟結駟。

    唱棹轉轂,昧旦永日。

    開市朝而并納,橫阛阓而流溢。

    混品物而同廛,并都鄙而為一。

    士女佇眙,商賈駢{比土}。

    纻衣絺服,雜沓傱萃。

    輕輿按轡以經隧,樓船舉颿而過肆。

    果布輻湊而常然,致遠流離與珂。

    纟集賄紛紜,器用萬端。

    金鎰磊砢,珠琲闌干。

    桃笙象簟,韜於筒中;蕉葛升越,弱於羅紈。

    澩犭翏,交貿相競。

    喧嘩喤呷,芬葩蔭映。

    揮袖風飄而紅塵晝昬;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濘。

    “富中之甿,貨殖之選。

    乘時射利,財豐巨萬。

    競其區宇,則并疆兼巷;矜其宴居,則珠服玉饌。

    趫材悍壯,此焉比廬。

    捷若慶忌,勇若專諸。

    危冠而出,竦劍而趨。

    扈帶鮫函,扶揄屬鏤藏鍦於人,去自閭。

    家有鶴膝,戶有犀渠。

    軍容蓄用,器械兼儲。

    吳鉤越棘,純鈞湛盧。

    戎車盈於石城,戈船掩乎江湖。

    “露往霜來,日月其除。

    草木節解,鳥獸腯膚。

    觀鷹隼,誡征夫。

    坐組甲,建祀姑。

    命官帥而擁鐸,將校獵乎具區。

    烏滸狼荒,夫南西屠。

    儋耳黑齒之酋,金鄰象郡之渠。

    戊矞,靸霅警捷,先驅前涂。

    俞騎騁路,指南司方。

    出車檻檻,被練鏘鏘。

    吳王乃巾玉輅,軺骕骦。

    旗魚須,常重光。

    攝烏號,佩干將。

    羽旄揚蕤,雄戟耀芒。

    貝胄象弭,織文鳥章。

    六軍袀服,四騏龍驤。

    峭格周施,罿罻普張。

    罼鶒瑣結,罠氾連綱。

    阹以九疑,御以沅湘。

    輶軒蓼擾,彀騎煒煌。

    袒裼徒搏,拔距投石之部。

    猿臂骿脅,狂趭獷猤。

    鷹瞵鶚視,じす翊。

    若離若合者,相與騰躍乎莽之野。

    干鹵殳鋋,旸夷勃盧之旅。

    長短兵,直發馳騁。

    儇佻坌并,銜枚無聲。

    悠悠旆旌者,相與聊浪乎昧莫之坰。

    鉦鼓疊山,火烈熛林。

    飛爓浮煙,載霞載陰。

    菈擸雷硠,崩巒弛岑。

    鳥不擇木,獸不擇音。

    甝,麋麖。

    驀六駁,追飛生。

    彈鷥鶁,射猱犭廷。

    白雉落,黑鴆零。

    陵絕 ?嶕,聿越巉險。

    跇逾竹柏,猭杞柟。

    封豨,神螭掩。

    剛鏃潤,霜刃染。

    “於是弭節頓轡,齊鑣駐蹕。

    徘徊倘佯,寓目幽蔚。

    覽將帥之拳勇,與士卒之抑揚。

    羽族以觜距為刀鈹,毛群以齒角為矛鋏,皆體著而應卒。

    所以掛扢而為創痏,沖踤而斷筋骨。

    莫不衄銳挫芒,拉捭摧藏。

    雖有石林之岝崿,請攘臂而靡之;雖有雄虺之九首,將抗足而跐之。

    顛覆巢居,剖破窟宅。

    仰攀鵕鸃,俯蹴豺敠。

    刦剞熊羆之室,剽掠虎豹之落。

    猩猩啼而就禽,笑而被格。

    屠巴蛇,出象骼。

    斬鵬翼,掩廣澤。

    輕禽狡獸,周章夷猶。

    狼跋乎中,忘其所以睒睗,失其所以去就。

    魂褫氣懾而自踢伏者,應弦飲羽,形僨景僵者,累積而增益,雜襲錯繆。

    傾藪薄,倒岬岫。

    巖穴無豜豵,翳薈無{鹿需}鷚。

    思假道於豐隆,披重霄而高狩。

    籠烏兔於日月,窮飛走之棲宿。

    “嶰澗閴,岡岵童。

    罾罘滿,效獲眾。

    回靶乎行邪,睨觀魚乎三江。

    泛舟航於彭蠡,渾萬艘而既同。

    弘舸連舳,巨檻接艫。

    飛云蓋海,制非常模。

    疊華樓而島跱,時仿於方壺。

    比鹢首而有裕,邁馀皇於往初。

    張組幃,構流蘇。

    開軒幌,鏡水區。

    槁工楫師,選自閩禺。

    習御長風,狎玩靈胥。

    責千里於寸陰,聊先期而須臾。

    棹謳唱,簫籟鳴。

    洪流響,渚禽驚。

    弋磻放,稽鷦明?。

    虞機發,留。

    鉤鉺縱橫,網罟接緒。

    術兼詹公,巧傾任父。

    筌?亙亸,鱺鲿魦。

    罩兩魪,罺鰝蝦。

    乘鱟黿鼉,同罛共羅。

    沈虎潛鹿,馽龓僒束。

    鯨輩中於群犗,攙搶暴出而相屬。

    雖復鯉,無臨河而釣異射鮒於井谷。

    “結輕舟而競逐,迎潮水而振緡。

    想萍實之復形,訪靈夔於鮫人。

    精衛銜石而遇繳,文鰩夜飛而觸綸。

    北山亡其翔翼,西海失其游鱗。

    雕題之士,鏤身之卒。

    比飾虬龍,蛟螭與對。

    簡其華質,則費錦繢。

    料其虓勇,則雕悍狼戾。

    相與昧潛險,搜環奇。

    摸蝳蝐,捫觜?雋。

    剖巨蚌於回淵,濯明月於漣漪。

    “畢天下之至異,訖無索而不臻。

    溪壑為之一罄,川瀆為之中貧。

    哂澹臺之見謀,聊襲海而徇珍。

    載漢女於后舟,追晉賈而同塵。

    汨乘流以砰宕,翼飔風之々。

    直沖濤而上瀨,常沛沛以悠悠。

    汔可休而凱歸,揖天吳與陽侯。

    指包山而為期,集洞庭而淹留。

    數軍實乎桂林之苑,饗戎旅乎落星之樓。

    置酒若淮泗,積肴若山丘。

    飛輕軒而酌綠酃,方雙轡而賦珍羞。

    飲烽起,釂鼓震。

    士遺倦,眾懷欣。

    幸乎館娃之宮,張女樂而娛群臣。

    羅金石與絲竹,若鈞天之下陳。

    登東歌,操南音。

    胤陽阿,詠韎任。

    荊艷楚舞,吳愉越吟。

    翕習容裔,靡靡愔愔。

    “若此者,與夫唱和之隆響,動鍾鼓之鏗耾。

    有殷坻頹於前,曲度難勝。

    皆與謠俗汁協,律呂相應。

    其奏樂也,則木石潤色;其吐哀也,則凄風暴興。

    或超延露而駕辯,或逾綠水而采菱。

    軍馬弭髦而仰秣,淵魚竦鱗而上升。

    酣湑半,八音并。

    歡情留,良辰征。

    魯陽揮戈而高麾,回曜靈於太清。

    將轉西日而再中,齊既往之精誠。

    “昔者夏后氏朝群臣於茲土,而執玉帛者以萬國。

    蓋亦先生之所高會,而四方之所軌則。

    春秋之際,要盟之主。

    闔閭信其威,夫差窮其武。

    內果伍員之謀,外騁孫子之奇。

    勝強楚於柏舉,棲勁越於會稽。

    闕溝乎商魯,爭長於黃池。

    徒以江湖嶮陂,物產殷充。

    繞溜未足言其固,鄭白未足語其豐。

    士有陷堅之銳,俗有節概之風。

    睚眥則挺劍,喑嗚則彎弓。

    擁之者龍騰,據之者虎視。

    麾城若振槁,搴旗若顧指。

    雖帶甲一朝,而元功遠致。

    雖累葉百疊,而富強相繼。

    樂湑衎其方域,列仙集其土地。

    桂父練形而易色,赤須蟬蛻而附麗。

    中夏比焉,畢世而罕見,丹青圖其珍瑋,貴其寶利也。

    舜禹游焉,沒齒而忘歸,精靈留其山阿,玩其奇麗也。

    剖判庶士,商搉萬俗。

    國有郁鞅而顯敞,邦有湫厄而踡跼。

    伊茲都之函弘,傾神州而韞櫝。

    仰南斗以斟酌,兼二儀之優渥。

    “繇此而揆之,西蜀之於東吳,小大之相絕也,亦猶棘林螢燿,而與夫木龍燭也。

    否泰之相背也,亦猶帝之懸解,而與桎梏疏屬也。

    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確乎?暨其幽遐獨邃,寥廓閑奧。

    耳目之所不該,足趾之所不蹈。

    倜儻之極異,誳詭之殊事,藏理於終古,而未寤於前覺也。

    若吾子之所傳,孟浪之遺言,略舉其梗概,而未得其要妙也。

    ”蜀都賦

    有西蜀公子者,言于東吳王孫,曰:蓋聞天以日月為綱,地以四海為紀。

    九土星分,萬國錯跱。

    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為王者之里。

    吾子豈亦曾聞蜀都之事歟?請為左右揚搉而陳之。

    夫蜀都者,蓋兆基于上世,開國于中古。

    廓靈關以為門,包玉壘而為宇。

    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

    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庵藹焉。

    于前則跨躡犍牂,枕倚交趾。

    經途所亙,五千余里。

    山阜相屬,含溪懷谷。

    崗巒糾紛,觸石吐云。

    郁葐蒕以翠微,崛巍巍以峨峨。

    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龍池瀑濆其隈,漏江伏流潰其阿。

    汩若湯谷之揚濤,沛若蒙汜之涌波。

    于是乎邛竹緣嶺,菌桂臨崖。

    旁挺龍目,側生荔枝。

    布綠葉之萋萋,結朱實之離離。

    迎隆冬而不凋,常曄曄以猗猗。

    孔翠群翔,犀象競馳。

    白雉朝雊,猩猩夜啼。

    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儵忽而曜儀。

    火井沈熒于幽泉,高爓飛煽于天垂。

    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于后則卻背華容,北指昆侖。

    緣以劍閣,阻以石門。

    流漢湯湯,驚浪雷奔。

    望之天回,即之云昏。

    水物殊品,鱗介異族。

    或藏蛟螭,或隱碧玉。

    嘉魚出于丙穴,良木攢于褒谷。

    其樹則有木蘭梫桂,杞櫹椅桐,椶枒楔樅。

    楩柟幽藹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

    擢修干,竦長條。

    扇飛云,拂輕霄。

    羲和假道于峻歧,陽烏回翼乎高標。

    巢居棲翔,聿兼鄧林。

    穴宅奇獸,窠宿異禽。

    熊羆咆其陽,雕鶚鴥其陰。

    猿狖騰希而競捷,虎豹長嘯而永吟。

    于東則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外負銅梁于宕渠,內函要害于膏腴。

    其中則有巴菽巴戟,靈壽桃枝。

    樊以蒩圃,濱以鹽池。

    蟞蛦山棲,黿龜水處。

    潛龍蟠于沮澤,應鳴鼓而興雨。

    丹沙赩熾出其阪,蜜房郁毓被其阜。

    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

    若乃剛悍生其方,風謠尚其武。

    奮之則賨旅,玩之則渝舞。

    銳氣剽于中葉,蹻容世于樂府。

    于西則右挾岷山,涌瀆發川。

    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坰野草昧,林麓黝儵。

    交讓所植,蹲鴟所伏。

    百藥灌叢,寒卉冬馥。

    異類眾伙,于何不育?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

    或豐綠荑,或蕃丹椒。

    麋蕪布濩于中阿,風連莚蔓于蘭皋。

    紅葩紫飾,柯葉漸苞。

    敷橤葳蕤,落英飄飖。

    神農是嘗,盧跗是料。

    芳追氣邪,味蠲癘痟。

    其封域之內,則有原隰墳衍,通望彌博。

    演以潛沬,浸以綿雒。

    溝洫脈散,疆里綺錯。

    黍稷油油,稻莫莫。

    指渠口以為云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雖星畢之滂遝,尚未齊其膏液。

    爾乃邑居隱賑,夾江傍山。

    棟宇相望,桑梓接連。

    家有鹽泉之井,戶有橘柚之園。

    其園則林檎枇杷,橙柿梬楟。

    榹桃函列,梅李羅生。

    百果甲宅,異色同榮。

    朱櫻春熟,素柰夏成。

    若乃大火流,涼風厲。

    白露凝,微霜結。

    紫梨津潤,樼栗罅發。

    蒲陶亂潰,若榴競裂。

    甘至自零,芬芬酷烈。

    其園則有蒟蒻茱萸,瓜疇芋區。

    甘蔗辛姜,陽蓲陰敷。

    日往菲薇,月來扶疏。

    任土所麗,眾獻而儲。

    其沃瀛則有攢蔣叢蒲,綠菱紅蓮。

    雜以蘊藻,糅以蘋蘩。

    總莖柅柅,裛葉蓁蓁。

    蕡實時味,王公羞焉。

    其中則有鴻儔鵠侶,振鷺鵜鶘。

    晨鳧旦至,候雁銜蘆。

    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云飛水宿,哢吭清渠。

    其深則有白黿命鱉,玄獺上祭。

    鳣鮪鱒魴,鮷鱧鯊鲿。

    差鱗次色,錦質報章。

    躍濤戲瀨,中流相忘。

    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帀中區。

    既麗且崇,實號成都。

    辟二九之通門,畫方軌之廣涂。

    營新宮于爽塏,擬承明而起廬。

    結陽城之延閣,飛觀榭乎云中。

    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

    內則議殿爵堂,武義虎威。

    宣化之闥,崇禮之闈。

    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金鋪交映,玉題相暉。

    外則軌躅八達,里闬對出。

    比屋連甍,千廡萬室。

    亦有甲第,當衢向術。

    壇宇顯敞,高門納駟。

    庭扣鐘磬,堂撫琴瑟。

    匪葛匪姜,疇能是恤?

    亞以少城,接乎其西。

    市廛所會,萬商之淵。

    列隧百重,羅肆巨千。

    賄貨山積,纖麗星繁。

    都人士女,袨服靚妝。

    賈貿墆鬻,舛錯縱橫。

    異物崛詭,奇于八方。

    布有橦華,麫有桄榔。

    邛杖傳節于大夏之邑,蒟醬流味于番禺之鄉。

    輿輦雜沓,冠帶混并。

    累轂疊跡,叛衍相傾。

    喧嘩鼎沸,則哤聒宇宙;囂塵張天,則埃壒曜靈。

    阛阓之里,伎巧之家。

    百室離房,機杼相和。

    貝錦斐成,濯色江波。

    黃潤比筒,籯金所過。

    侈侈隆富,卓鄭埒名。

    公擅山川,貨殖私庭。

    藏鏹巨萬,鈲摫兼呈。

    亦以財雄,翕習邊城。

    三蜀之豪,時來時往。

    養交都邑,結儔附黨。

    劇談戲論,扼腕抵掌。

    出則連騎,歸從百兩。

    若其舊俗,終冬始春。

    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賓。

    金罍中坐,肴煙四陳。

    觴以清醥,鮮以紫鱗。

    羽爵執競,絲竹乃發。

    巴姬彈弦,漢女擊節。

    起西音于促柱,歌江上之飉厲。

    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

    合樽促席,引滿相罰。

    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若夫王孫之屬,郤公之倫。

    從禽于外,巷無居人。

    并乘驥子,俱服魚文。

    玄黃異校,結駟繽紛。

    西逾金堤,東越玉津。

    朔別期晦,匪日匪旬。

    蹴蹈蒙籠,涉寥廓。

    鷹犬倏眒,罻羅絡幕。

    毛群陸離,羽族紛泊。

    翕響揮霍,中網林薄。

    屠麖麋,翦旄麈。

    帶文蛇,跨雕虎。

    志未騁,時欲晚。

    追輕翼,赴絕遠。

    出彭門之闕,馳九折之阪。

    經三峽之崢嶸,躡五屼之蹇浐。

    戟食鐵之獸,射噬毒之鹿。

    皛貙氓于葽草,彈言鳥于森木。

    拔象齒,戾犀角。

    鳥鎩翮,獸廢足。

    殆而朅來相與,第如滇池,集于江洲。

    試水客,艤輕舟。

    娉江婓,與神游。

    罨翡翠,釣鰋鮋。

    下高鵠,出潛虬。

    吹洞簫,發棹謳。

    感鱘魚,動陽侯。

    騰波沸涌,珠貝汜浮。

    若云漢含星,而光耀洪流。

    將饗獠者,張帟幕,會平原。

    酌清酤,割芳鮮。

    飲御酣,賓旅旋。

    車馬雷駭,轟轟闐闐。

    若風流雨散,漫乎數百里間。

    斯蓋宅土之所安樂,觀聽之所踴躍也。

    焉獨三川,為世朝市?

    若乃卓犖奇譎,倜儻罔已。

    一經神怪,一緯人理。

    遠則岷山之精,上為井絡。

    天帝運期而會昌,景福肸饗而興作。

    碧出萇弘之血,鳥生杜宇之魄。

    妄變化而非常,羌見偉于疇昔。

    近則江漢炳靈,世載其英。

    蔚若相如,皭若君平。

    王褒韡曄而秀發,楊雄含章而挺生。

    幽思絢道德,摛藻掞天庭。

    考四海而為儁,當中葉而擅名。

    是故游談者以為譽,造作者以為程也。

    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

    峻岨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

    一人守隘,萬夫莫向。

    公孫躍馬而稱帝,劉宗下輦而自王。

    由此言之,天下孰尚?故雖兼諸夏之富有,猶未若茲都之無量也。

    作者簡介(左思)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日本成人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