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殿珠簾盡上鉤”的出處是哪里
“水殿珠簾盡上鉤”這句詩,出自明代夏言的《苑中寓直記事四首》,描繪了一幅宮廷夜景的畫卷。想象一下,夜間的宮殿,珠簾高高掛起,仿佛在等待什么神秘的訪客。這種景象不僅美,還帶著一絲神秘感。
那么,為什么詩人會在這樣的場景中寫下這樣的詩句呢?或許,他想表達的是宮廷生活的隱秘與不可捉摸,或者是某種政治隱喻。夏言本人就是一個在官場中起起落落的人物,他的詩作中難免會夾雜著對權力游戲的感悟。
進一步思考,我們能否從中窺見明代宮廷文化的一角?珠簾上鉤,是否象征著宮廷內部的某種儀式或規矩?或者,這是否是詩人對環境變遷、權力更迭的一種隱喻?
總之,“水殿珠簾盡上鉤”不僅是一句詩,更是一扇窺探歷史與文化的窗口。下次你讀到這樣的詩句,不妨多想想背后的故事,或許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水殿珠簾盡上鉤”出自明代夏言的《苑中寓直記事四首》。
“水殿珠簾盡上鉤”全詩
《苑中寓直記事四首》
明代 夏言
涌玉亭前夜放舟,碧荷香靜雨初收。
遙看北岸紅煙里,水殿珠簾盡上鉤。
作者簡介(夏言)
夏言(1482—1548),字公謹,漢族,江西貴溪人。明正德進士。初任兵科給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負。世宗繼位,疏陳武宗朝弊政,受帝賞識。裁汰親軍及京師衛隊冗員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莊田,悉奪還民產。豪邁強直,縱橫辯博,受寵升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參機務,不久又擢為首輔。嘉靖二十七年議收復河套事,被至棄市死。其詩文宏整,又以詞曲擅名。有《桂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