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草為茵方醉睡”的出處是哪里
“籍草為茵方醉睡”出自宋代趙士礽的《和張叔夏梅嶺》。
“籍草為茵方醉睡”全詩
《和張叔夏梅嶺》
宋代 趙士礽
聞道西山盡是梅,暫陪高興酌金罍。
衰顏白發旋老矣,脫帽簪花亦放哉。
籍草為茵方醉睡,落英撲面又銜杯。
須臾月照吉堆雪,故使朱輪倒載回。
《和張叔夏梅嶺》趙士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張叔夏梅嶺》是宋代趙士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聞道西山盡是梅,
我驅車去拜梅花山,
暫陪高興酌金罍。
在聽到西山盡是梅花的消息后,我驅車前往拜訪梅花山,暫時陪伴朋友高興地舉杯暢飲。
衰顏白發旋老矣,
脫帽簪花亦放哉。
我面容衰老,白發蒼蒼,年歲早已不少,但我仍然自在地脫下帽子,插上花朵,心情舒暢。
籍草為茵方醉睡,
落英撲面又銜杯。
我以青草作床鋪,醉酣地入眠,而梅花的花瓣紛紛飄落在我面前,我又舉杯痛飲。
須臾月照吉堆雪,
故使朱輪倒載回。
轉瞬間,明月照耀下,梅花堆如雪一般潔白。因此,我讓紅輪馬車倒著帶我離開,帶走我對梅花的美好回憶。
這首詩詞以描繪作者與友人一同前往梅花山觀賞梅花的情景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享受。作者在衰老之際,仍能敞開心扉,灑脫自在地欣賞梅花的美麗。他以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自身情感的表達,展示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愉悅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生命短暫的感慨。